中美科技競爭影響全球留學市場 文:鄧家豪

DeepSeek不只衝擊美股,又再一次把大眾視野吸引到人工智能領域。DeepSeek的成功旋即引來美國參議員提出禁用議案,加上Tiktok慘遭美國政府封禁,令人不得不承認「全球化」倒退,海外留學也當然受影響。

海外留學「大環境」的改變

全球列強都投入龐大資源發展科技,中、美當然也不例外。中美角力一直持續,雙方在不同領域的競爭都異常激烈。美國不單限制對華出口晶片,其實也限制我國學生入讀晶片、人工智能等「敏感」科目。中美之爭也影響兩國教育交流,一位教育工作者就向筆者透露當地一所大學計劃與我國一所高中簽訂合作協議,也要通過當地議會審批。一葉知秋,中美雙方從科技到教育,到每個層面的競爭不會在短時間內停止。中美雙方關係緊張,美國限制中國留學生政策增加,內地生赴美升學的趨勢將放緩,轉向其他地區。

然而,我國教育國際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步伐不會因而放緩。「引進來,走出去」是我國教育政策的大方向,中外合作辦學將為我國學生提供更多元和國際化的教育。香港的教育資源豐富,辦學經驗豐富的機構甚多,將可積極推動不同教育合作。作為國家對外的窗口,香港亦可助力引入優質的國際教育資源,搭建平台,促進不同大學之間交流合作。

香港的重要角色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能夠成為連接東西方的學術及文化交流樞紐。香港的大學與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機構有堅實的合作基礎,在「留學」全球化倒退時正可發揮獨特作用,促進不同地區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香港的大學亦可積極與世界各地大學合作,向內地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開闊學生國際視野。
 
香港的大學亦應積極開辦我國學生需求殷切的課程(例如人工智能和各類高端技術領域),積極引入優質教學資源和學者,滿足學生的升學需求,培養高科技人才。香港作為國家對外的窗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通過與世界頂尖大學合作,乃至開設分校,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為貢獻國家建設教育強國出一分力。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當中提出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不同方向,處處可見香港能參與及貢獻的地方。「構建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香港的大學在良好基礎上繼續發展學科優勢,不但鞏固本港作為教育樞紐的地位,亦同時為建設國家高等教育體系添磚加瓦。而好好建立「留學香港」品牌,就正正是助力「構建開放互鑒的國際合作體系,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吸引全球學生、學者及科研人員,發揮香港聯通國際的作用。「留學香港」品牌事關「留學中國」品牌,是香港的機遇,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大事。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